王羲之《上虞帖》出神入化的草书神贴

2020-02-12


《上虞帖》


作者:王羲之|晋代

收藏:上海博物馆

简评:随意洒脱,收放自如


《上虞帖》,为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画作品,唐人摹本。纸本,草书,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共58字方一通行草书手札。


《上虞帖》是王羲之因腹痛之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而写的一封信。信中也提到其他亲戚朋友的近况。全文内容如下: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因为贴中有“今在上虞”四字得名,是王羲之中年以后的重要作品之一。此贴自五代以来,历朝传承有序,文革期间险些被毁,1972年被人从垃圾中拣出,收入上海博物馆,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上虞帖》的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首先,在笔法上它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张力”的特征。



  • 首页
  • 旅游头条
  • 掌上中国
  • 情报局
  • 视频
  • 全国景点
  • 旅游攻略
  • 旅游界
  • 最新
  • 景点排名
  • 景点介绍
  • 元宇宙
  • 民宿
  • 当季旅游
  • 自助旅游
  • 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