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上虞帖》出神入化的草书神贴
《上虞帖》
作者:王羲之|晋代
收藏:上海博物馆
简评:随意洒脱,收放自如
《上虞帖》,为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画作品,唐人摹本。纸本,草书,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共58字方一通行草书手札。
《上虞帖》是王羲之因腹痛之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而写的一封信。信中也提到其他亲戚朋友的近况。全文内容如下: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因为贴中有“今在上虞”四字得名,是王羲之中年以后的重要作品之一。此贴自五代以来,历朝传承有序,文革期间险些被毁,1972年被人从垃圾中拣出,收入上海博物馆,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上虞帖》的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首先,在笔法上它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张力”的特征。
七剑下天山,路过如此美如仙境的地方,不发生一些爱情故事行吗?
作为“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喀拉峻是新疆天山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美学价值最高的区域。景区内雪峰与峡谷辉映,森林与草原镶嵌,春夏季五花绽放,姹紫嫣红,晨曦落霞映照下线条柔美、层次分明,构成一幅幅无与伦比的艺术画卷!这种大自
3万+
揭秘“骷髅海岸”,行摄纳米布沙漠!
1933年,一位瑞士飞行员诺尔从开普敦飞往伦敦时,飞机失事,坠落在这个海岸附近。有一位指出诺尔的骸骨终有一天会在“骷髅海岸”找到,骷髅海岸从此得名。可是诺尔的遗体一直没有发现,但给这个海岸留下了名字,这条...
4721
冰上摄影:贝加尔湖欣赏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历史上曾长期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清朝前期属中国,《中俄尼布楚条约》将该湖划归沙俄,现归俄罗斯所有。大作家契诃夫曾这样描写:“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