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大卫名画

2020-01-29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法语:Bonaparte franchissant le Grand-Saint-Bernard;英语: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是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在1801-1805年间绘制的拿破仑一世的5幅油彩肖像画的统称。原版作品保存在法国马尔梅松城堡,另外4个版本分别保存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2幅)、德国柏林夏洛腾堡宫、奥地利维也纳美景宫。


大卫《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原版


五个版本基本都是相同的大小(2.6 x 2.2 m)。拿破仑穿着总大将的制服、金边的两角帽、佩戴着军刀骑着马。被风吹起的披风包裹着拿破仑的身体。他的脸面向画面前方,右手指向山顶,左手牵着马缰。军马前脚抬起,吹过拿破仑披风的风,也同样吹起来军马的鬃毛和尾巴。身后是搬运大炮的士兵们,形成一列在山道上前进。画面上部布满了乌云,拿破仑的面前耸立着山峰。



画面前部的岩石上,刻着“BONAPARTE”、“HANNIBAL”、“KAROLVS MAGNVS IMP”的文字,他们是在拿破仑之前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先驱者,军马胸前的马鞍上,记录着署名和日期。


该系列作品也称为《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最初的委托人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画作是将拿破仑和他的军队在1800年5月越过大圣伯纳德山口时的情景理想化之后绘制的作品。



此幅作品是大卫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本画的妙处在于,远景的简约和近景的细腻,色彩的冷暖对比极为强烈,人物和战马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对于这个理想化的形象,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满意。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再现了1799年-1802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领4万大军,登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为争取时间抄近道越过圣伯纳隘道,进入意大利的情景。拿破仑军队进入意大利后,给那里的奥地利干涉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最终获取马伦哥战役的胜利。跨越阿尔卑斯的壮举,堪与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大败罗马军队以及公元8世纪查理曼大帝征战意大利的战绩相媲美。这场战役的胜利,提高了拿破仑的威望和地位,为他后来登上权力的顶峰打开了通道。


意大利战役后,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向大卫订制了这幅画。大卫把画面人物安排在圣伯纳山口积雪的陡坡上,阴沉的天空,奇险的地势加强了作品的英雄主义气概,红色的斗篷使画面辉煌激昂。画面上年轻的拿破仑,充满梦想和自信,他的手指向高高的山峰。昂首挺立的烈马与镇定坚毅的人物形成对比。凡尔赛博物馆绘画部总策划人克莱尔·康斯坦女士介绍说,拿破仑对这幅画的创作进行了干预,要求对真实的历史细节作修改。其实,拿破仑翻山时骑的不是马而是驴子,穿的是普通军大衣而不是红色斗篷。他之所以要求做这样的修改,据说是为了渲染其“英雄的气概和史诗般的远征”。


画作完成后,应拿破仑的要求,大卫和他的学生又画了4幅。这些画现分别存于凡尔赛宫等处。



  • 首页
  • 旅游头条
  • 掌上中国
  • 情报局
  • 视频
  • 全国景点
  • 旅游攻略
  • 旅游界
  • 最新
  • 景点排名
  • 景点介绍
  • 元宇宙
  • 民宿
  • 当季旅游
  • 自助旅游
  • 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