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年的造山史演绎出峄山奇特无比的花岗岩石群景观!
山东峄山自然景观优美奇特,虽然山不算高(海拔582.8米),但却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景区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
景区级别:4A景区
峄山是中国古代立有山志的60余座文化名山之一
峄山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是中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是古代立有山志的60余座文化名山之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东山”即指峄山。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慕名登峄山,命丞相李斯勒石颂功德,并命勒石处为“书门”。此后,西汉刘邦、东汉刘秀、三国曹操、唐太宗、宋世祖、元世祖、明太祖、清乾隆等都曾登临峄山,或封禅,或求长生不老。
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董其昌、郑板桥等在峄山留下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
25亿年的造山史演绎出峄山奇特无比的花岗岩石群景观
太古时期,山东济宁邹城峄山是古海海域。
峄山有25亿年的造山历史。峄山自25亿年前的太古时期,先后经历了3次沉没、4次上升的发育阶段。峄山上的斜长花岗石,按生成顺序划分,居地层之首位,为25亿年前地球岩浆冷却后不久而产生的。经过漫长的风化剥蚀,坚硬的花岗岩磨蚀去棱角,外形呈现浑钝圆滑。
峄山上虽无大的断裂,但各种岩脉却屡见不鲜,而且有宽近10米的“角闪岩脉”。邾文公祠平台上,有块黝黑的巨岩兀立于崩岩的边缘,坚硬的角闪岩满身斑驳,凸凹不平。峄阳书院旧址至桃花洞、盘龙洞内等地方均有角闪岩脉呈现。
峄山上有众多受海浪侵蚀而形成的海蚀岩穴。5亿年前,这里是汪洋大海,峄山东北大束、西南的石墙一带分布着寒武纪、奥陶纪石灰岩。汪洋之中,咆哮的巨浪,穿凿岩穴,卷走依附在角闪岩上的捕掳体;海水退流洗去泥沙之类的区区小物;再经多次地震,峄山逐步抬升,终形成海拔582.8米的高度,并形成玲珑剔透的洞穴景观。
峄山故道和盘路
峄山道路错综纵横,有故道,有盘路。明万历进士潘榛在《峄山石记》一文中写道:路,峄山之石径也。峄为小山,古道途短多折,险峻而陡峭,或穿行石底,昃循洞引,或攀沿巨石惊而走之。
峄山盘路全程43盘,万余阶石磴,另有数条形似盘路和偶有几石磴的山路。其中主要盘山路共24条。
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城东南)。丞相李斯用篆字作文著史,派人勒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
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翔灵动之势。其书法造诣之高超空前绝后,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范本。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战乱,峄山刻石原石被野火焚毁。现收藏于邹城博物馆的峄山刻石碑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宋德根据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左有刘之美题记。
中国5A级旅游景区名录大全【共339个,最新】
中国国家5A级景区是目前全国旅游景区最高评定标准。截至2024年2月,中国国家旅游局(现已并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共确定了339个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具体如下...
2024-02-07
明十三陵,朱棣等十三位明朝皇帝在北京的皇陵集群
明十三陵是朱棣等十三位明朝皇帝的皇陵的总称,位于北京城北郊。截止2023年,十三陵已开放景点有:长陵(永乐-明成祖朱棣),定陵(万历-明神宗朱翊钧),昭陵(隆庆-明穆宗朱载坖),神路,康陵(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其中定陵地宫可进入参观...
2023-01-17
福建东山岛-镜面沙滩、鱼骨沙洲,各呈其妙
东山岛(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中国著名旅游岛,其中镜面沙滩、鱼骨沙洲,各呈其妙,引人入胜...
2022-11-14
爱晚亭-中国名亭-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景区
爱晚亭最大的亮点:“爱晚亭”亭额为毛泽东题写的书法手迹。据闻,爱晚亭是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场所...爱晚亭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后门附近...
2022-10-08
大新德天跨国瀑布-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
德天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其主要特点为多级、多束。德天瀑布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著名的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雨季时,德天瀑布与越南板约瀑布融为一体,全宽208米。大新德天跨国瀑布及周边..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