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集人文历史纪录片《龙之江》
十集人文历史纪录片《龙之江》,以影像志的形式,全景式呈现黑龙江流域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及其重要地位。
黑龙江流域文明,这个白山黑水的边陲之地、曾经的少数民族区域扮演了形成“中国”概念的主角,以及现当代国人对“东北”认知的地理基石。《龙之江》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它揭示了这一文明的独特价值:黑龙江流域文明表现的不仅仅是一种面向世界特征突出的文化形态与边疆文化、多民族文化、冰雪文化的特色内涵,而且还承载着一种面向东北亚的特定文化指向。
第一集内容阐述了黑龙江流域独特的渔猎文明。它孕育出这个流域特有的民族气质和生活方式,其三大部族肃慎、东胡、秽貊对后世影响巨大。黑龙江流域文明与中原文明始终处于一种交融互动的状态。
北魏时期黑龙江流域文明对中原文化的第一次冲击。拓拔鲜卑,这个从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出发的民族,由呼伦贝尔草原南下,建立了强盛的北魏帝国,一举涤荡了腐朽没落的中原王朝。它励精图治,铸就了一扇通往盛唐的大门。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中原文化对黑龙江流域文明的影响。在古代黑龙江流域文明史上,中原文化也始终对该地区发生不连贯的影响,著名的凤林古城、渤海国乃至后世的流人文化,这些长期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历史,曾经是一段真实的传奇。
宋元明清时代东北地区最强盛的古族(女真、满族)对中原文明的第二次冲击。完颜阿骨打、努尔哈赤这两位民族英雄,以疾风暴雨的形式,发起了对衰朽的中原王朝的冲击,先后建立了金、大清两个帝国。特别是满清帝国的崛起,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清代以来中原文明对黑龙江流域的第二次冲击。清代以来,中原文明突然对黑龙江流域发生重大影响,它是以大规模移民浪潮,即“闯关东”的方式来实现的。
近代以来异域文明对黑龙江流域的影响。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东北亚成为世界地缘政治的焦点。哈尔滨这一移民城市,成为异域文化涌入的聚集地。
近现代史上黑龙江人民抗击沙俄和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历史。《松花江上》的悲壮歌声,凝聚了一个民族向心力,激发起抗击外侮,团结救亡的排山倒海的力量。
通过对赫哲、鄂伦春、达斡尔三个黑龙江少数民族当下生存状态的纪录,表现黑土地的多民族特征,展示这些民族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变迁的不可逆转性以及变迁中的失重感。
黑龙江以一种凤凰涅槃的使命,扮演了当代共和国长子的角色。同时也成了共和国创业者的重要精神支点。
对黑龙江流域文明特质和文化精神的影像书写。遥远神秘的传奇、剽悍坚毅的民族,是黑龙江流域文明永远的标签。
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伏羲是中华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是中华先民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第一位载入文献的男性始祖。根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的记载:伏羲时期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于是伏羲娶妻(女娲),生子嗣...
遵义独竹漂-独竹为舟,篙定赤水河
贵州遵义独竹漂绝技,独竹为舟,篙定赤水河,惊艳世人。近期,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竹漂绝技,在遵义姑娘杨柳的努力下,在短视频平台爆红...
2023-02-25
李白《独坐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是安徽省宣城市人气景点。山虽不高,但因其山势拔地而起,远看满目清翠,云漫雾绕...近观林壑幽深,泉水淙淙...
2022-10-06
逛柳州夜市,品网红美食柳州螺蛳粉
柳州螺蛳粉这几年突然爆红,成为网红产品,“柳州螺蛳粉”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传,螺蛳粉起源于柳州夜市。柳州的螺蛳文化,渊源久长,柳州人无螺不欢。柳州人的食谱中,有上百道美食与螺蛳有关...
2022-04-13
印象查干湖·最后的渔猎部落-纪录片视频
查干湖冬捕被誉为最后的渔猎部落创造的世界奇观。查干湖每年12月中旬到次年1月下旬的壮观冬捕场面,都会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看。查干湖冬捕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01-03